昨晚发了一条微博,结果被“Steve史秀雄”(第N次)来评论区莫名其妙杠,被烦到了,只能删掉来自留地再整理发发。(人生格言:烦我者滚)
以下只是我现阶段想法的一些记录,或者说一些想象,没有任何借鉴参考价值,绝不是什么真理,所以不同意也没必要来杠。
说是“想象”,是因为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,我还没有过稳定到一起生活的亲密关系。
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可能都挺无聊的,至少我自已就是,过着非常无趣的生活,也不会说什么有趣的话。所以我相信和再“有趣”的人在一起,日常生活本身也不会变得多有意思,或者说我自己这么无趣,能吸引到的人也不会多有趣(当然也有两个人极聊得来的,可能好一点,算幸运的吧)。
看了 Flow 这本书,大意是说做喜欢的事时的心流体验是比较深层次的幸福。在心流里是忘我的,连自己都忘了,怎么可能还有别人存在呢,所以深刻的幸福本质上大抵无法分享。那为什么还必须要追求和一个必须有才华的人建立家庭,去作出共同生活的决定呢,他的才华本身又分享不了。我现在的理解,大概追求的是一种对其 capacity 的信念,虽然这个信念对日常没什么实际作用,一点不会让生活变得更轻松、更美好,而是相信——“如果是这个人的话,他一定是足够强大的,那我也要足够强大才行”。但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强,而是心流足够,所以不空虚,够坚定,去做事就好了的意思。
恋爱反倒是随时都可以开始的,长期生活下去的话恐怕要借助更强大的一股力量。而我现在猜测,对我来说的那股力量就是“信念”,而能让我产生信念的只有才华。因为在过去,that’s the only thing that works for me…
然后其实大部分时间分别活在各自的心流里就好了。也有两个人才能创造的美妙片刻,但依存于那些片刻去生活,不现实,终究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心流创造幸福感。
另外我觉得,选择伴侣也是一种选择,每个人的选择一定是有意义的,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你是谁。哪怕是生理学、进化论角度的 defining,那也是代表你的,更不必说智性层面了。选择一个人当伴侣是对那个人最大程度的认可(虽然你不一定能选你最认可的人来当伴侣,这也不现实),而得到来自自己认可的人的认可又很宝贵,所以选择这个 gesture 本身所代表的,其实也是一种力量。
不过其实我也挺相信宿命论、determinism、轮回转世,很可能所谓的主动选择都是幻觉。但一直这样想没办法活下去。既然感受不到 illusion,即使知道 illusion 存在,就当它是真的吧。就像活在Devs 和西部世界的 simulation world 里面一样,既然感受是真的,也暂且当真吧。
以上只是说长期稳定关系。
今天在买菜路上分别听了黄品源和张悬版本的《留下来陪你生活》,这样郑重的心情还是令人感动的。